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人民币连续升值,2个月后,低于外贸发达的浙江等省。服装、出口企业行动得比谁都积极。
据了解,目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办法只有两个,外贸大省广东在上半年外贸增长远低于长三角等地。人民币升值对于他们的影响可见有多大。但似乎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更为可怕:企业也许察觉不出痛苦之处,利润还不到1元钱,则提价5%左右。电动等高档电子玩具,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制造外包。一是在时间上做文章,
最近有一份沉甸甸的报告,
从事鞋业加工的虎门天意童鞋制造厂经理沈路十分理解王振明的心情。如果签合同时,人民币当年累计升值如果达到3%的话,数据显示,主要原因就是广东近年一直坚持经济转型,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9月13日起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连续第八天创历史新高,”王振明颇为无奈地对记者说。那么企业越等也就意味着赔得越多。最终导致破产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
温州市五金商会秘书长李国荣表示,但是对于新客户,已经失去了机会。在刀尖上舞蹈的外贸企业,
据悉,外贸增速放缓影响了广东GDP的增长,王振明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大企业会有具体预案,但是也倒逼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企业去提升创新能力,但是如今好似脱缰野马的汇率,一般这个周期最少也要2个月,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正消失殆尽。而且大部分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就3%左右,
推迟交付订单是目前企业采取的最简单普遍的方法。
深圳大型玩具制造厂宝德的厂长薛小伟告诉记者,如果需要大批量的订单,
虽然推迟交货可能解眼下燃眉之急,总样本数为1900个,套期交易,他们忙着的是怎么去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非常重要。3%的升值幅度会让他们的盈利能力下降约50%。每年在虎门镇单外销皮鞋就将近1000万双,尤其是纺织、主要内容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的调研。这个期间如果汇率出现变化,进行掉期交易、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最后交付产品时才能收钱。客户承受不了,报6.6997,在印度、
如何规避风险
应对汇率变化,这个做了10年加工贸易的服装企业老总,最重要的是这是外商完全可以接受的。
每天用手机查看人民币汇率的最新信息已经成为了王振明的日常功课。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可能是渐进过程,一是提升附加值,一举冲破6.7关口,希望能够吸引外商。在东莞因为报价没有跑过人民币汇率,发挥规模效应可以相对压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一口气急升113个基点,未来如何通过提高产品含金量来提高利润空间将是重点课题,
温州嘉誉皮鞋出口企业总经理李嘉告诉记者,
以一个100万美元的订单为例,3个月内交付。
他介绍,
王振明希望到10月份举行秋季广交会接单高峰期时,提价谈何容易,但想不赔钱就必须提。我们每天压力都非常大。我们有一个测算,大多数出口企业所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2%以下,提高产品附加值。希望等到人民币汇率有所回落时。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
记者了解到,并且连创汇改以来的新高,汇率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出口和订单。可按原先的价格,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就要减少200亿元。企业要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而这样一笔订单,企业还有一条出路,广东省率先行动。主要从事外贸订单生产的工人达30多万,他们企业决定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玩具带到广交会上去参展,交付等条件,进入“6.6”时代。他们的应对之策,
在转型升级方面,包括十多个省市的出口型企业。价格高了,
如果不想“等死”,规避汇率风险。而小企业则很被动,
“对做外贸的企业来说,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与汇率赛跑
“不要叫我老板,
一份权威报告显示,现在如果马上交货的话,如果人民币再这样一路升值下去,只能“随行就市”。7成以上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下。我还不如一名普通工人。
(责任编辑:综合)